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山楂白粉病的发生及防治

    信息发布者:王振民
    2018-03-17 19:26:49   转载





    症状

    叶片染病初叶两面产生白色粉状斑,严重时白粉覆盖整个叶片,表面长出黑色小粒点,即病菌闭囊壳。新梢染病初生粉红色病斑,后期病部布满白粉,新梢生长衰弱或节间缩短,其上叶片扭曲纵卷,严重的枯死。幼果染病果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,病部硬化、龟裂,导致畸形;果实近成熟期受害,产生红褐色病斑,果面粗糙。


    折叠编辑本段病原

    Podosphaera oxyacanthae (DC) de Bary称蔷薇科叉丝单囊壳,属子囊菌亚门真菌;无性态:Oidium cratage Grogh 称山楂粉孢霉,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闭囊壳暗褐色,球形,顶端具刚直的附属丝,基部暗褐色,上部色较淡,具分隔,闭囊壳直径74-102μm,附属丝6-16根,顶端具2-5次叉状分枝。闭囊壳内具1个子囊,短椭圆形或拟球形,无色,大小47-63×32-60(μm),内含子囊孢子8个。子囊孢子椭圆形或肾脏形,大小18-20×12-14(μm)。无性阶段产生粗短不分枝的分生孢子梗及念珠状串生的分生孢子,分生孢子无色,单胞,大小20.8-30×12.8-16(μm)。有报道P Clandestina (Wallr) LeV也是该病病原。

    折叠编辑本段危害作物

    山楂 学名 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8e均属蔷薇科木本植物。均以果实入药,北方多用山楂、南方多用野山楂入药。具消食化滞、散瘀止痛之功能。

    折叠编辑本段传播发病

    以闭囊壳在病叶或病果上越冬,翌春释放子囊孢子,先侵染根藻,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,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。春季温暖干旱、夏季有雨凉爽的年份病害易流行。偏施氮肥,栽植过密发病重。实生苗易感病。

    折叠编辑本段防治方法

    (1)加强栽培管理。控制好肥水,不偏施氮肥,不使园地土壤过分干旱,合理疏花、疏叶。(2)清除初侵染源。结合冬季清园,认真清除树上树下残叶、残果及落叶、落果,并集中烧毁或深埋。(3)药剂防治。发芽前喷波美5。石硫合剂或45%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,落花后和幼果期喷洒波美0.3。石硫合剂或45%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、70%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、50%硫磺悬浮剂300-400倍液、20%三唑酮乳油2000-2500倍液,15-20天1次,连续防治2-3次。

    (2)加强栽培管理:控制好肥水,不平偏施氮肥,不使用地土壤过分干旱,合理疏花、疏叶。

    (3)清除初侵染源:坚持每年秋季清扫果园、苗圃,刨树盘,耕翻树行间,铲除自生根蘗及野生苗,烧毁病株、病果、病叶要求及时彻底清除。

    IMG_20180314_092539.jpg


    打赏捐赠
    1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村民评论
    孟新龙2018-03-17

    及时,有效,对大家应该有帮助。点赞

    回复
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